2010年12月10日 星期五

There are no time-outs in motherhood by Coral

昨天趁著兩個小寶寶睡著之際,忙裡偷閒一個人欣賞從圖書館借來的電影「Motherhood」,Uma Thurman飾演一位在紐約生活的媽媽,藉由幫女兒辦Birthday Party的日子裡,描述媽媽們每天會遇到的生活情節,看完之後完全感同身受,裡頭很多場景都是我現在每天生活的畫面:穿著睡衣邋裡邋遢的趕著送小孩出門、車子裡亂七八糟、搶停車位、為了車位叫囂(我比較孬,都只能默默在心裡叫囂)、趕時間購物、購物完狼狽地提著大包小包、然後經常在時間很趕的時候就會出現一件很衰的事情(片中是腳踏車輪胎破掉)、一邊處理事情一邊寶寶又亂爬亂走等等,終於媽媽受不了,開車逃離這個城市,天啊…真的是媽媽的心聲,的的確確很多時刻我都有這樣想法的衝動,最後又因為擔心小孩而馬上回頭,唉~媽媽的心碰到小孩就超級軟,很難放下他們,整部片平淡無奇但就是就是會觸動媽媽的心,因為上演的就是自己的故事,除了Uma Thurman扮黃臉婆一樣美麗之外!Source: http://www.christiananswers.net/spotlight/movies/2009/motherhood2009.html

其實看之前就大概猜想得到這種溫馨家庭電影片會出現的劇情、結局,那為什麼我還要看呢?
或許內心還是希望別人看到、瞭解到自己的辛苦面,每個人都會希望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獲得別人的理解與認同,進而得到同等的回饋;老婆希望得到先生的支持,丈夫希望妻子的體諒,父母希望子女的關懷,小孩希望長輩的放手,大家都努力地在自己所應該的位置中為別人付出,也期待對方的回應,也許不是對方最需要的部份與方式,但大家能否能易地而處,試著接納別人所要傳達的愛呢!試著接受對方角色的不完美之處!少一點點的抱怨,多一點點的掌聲,這樣大家才能大步地往幸福邁進吧!

2010年10月15日 星期五

我們家的小小藝術家by Coral

上個週末我家老大一邊忙著他的作業,一邊不忘要陪家人,安排帶我們參觀劍橋的Kettle's yard museum,說實在的,我和媽媽都覺得裡面的作品跟小葳畫得差不多,哈哈哈!我果然是外行人看熱鬧那一型!這是其中展覽的一幅畫。
4-11-90 #1, 1990
© The John Cage Trust at Bard
Reference from http://www.kettlesyard.co.uk/exhibitions/cage.html

其中,最特別的是Gallery有一區是給小朋友創作的地方,備有圖畫紙、彩色筆、剪刀、碎紙片、亮片、膠水、尺等工具,我家兩個小朋友玩得超開心的,給大家看看他們的作品!
*小葳的作品,上面一排她說是她的名字,也就是她的簽名。



*小牛的作品,呵呵呵~是不是很有天份的樣子!

另外,今天接小葳放學時,小葳拿了許多他畫ㄉ圖給我看,難得她說得出她畫的主題,和大家分享一下王小妞的作品!

作品一:小葳說是:「Mummy」(上面一排同樣出現小葳的簽名),毫無疑問的,本人應該比圖畫還美吧!哈哈哈~如果不是就慘了!
作品二:「小葳和Mummy」我們家出了兩個小小藝術家!也許以後可以辦一場展覽會或是出他們的作品集也不一定!

2010年9月24日 星期五

劍橋500年歷史的老鷹酒吧by Coral

來到劍橋一定要參訪的著名景點之一:老鷹酒吧!它已經擁有500年歷史了!天花板上還留著世界第二次大戰的遺跡呢!
白天經過這裡時,其實酒吧的門面不怎麼醒目,只是名字實在太響叮噹了,一看見招牌,才突然發現原來它就躲在街角,這麼有名當然一定要親自去探個究竟!歷史久遠和二戰遺跡都不是使它成為傳奇最重要的因素,而是因為在20世紀的50年代發現了人類DNA秘密的Crick and Watson當時經常在這裡吃飯,這家酒吧還將當時他們經常吃飯的位置背面鑲了一座銅牌,上面註明了他們在這裡宣佈發現了DNA雙螺旋結構。天啊!我們 就站在改變人類歷史的位置前面耶!而且聽說後來也陸陸續續出了許多諾貝爾獎得主,呵呵!它根本隸屬於劍橋大學吧!


*嗯~哈哈哈!下一個改變人類歷史的就是我家老大!

當時我們進去時還未到午餐時間,所以酒吧內用餐、喝啤酒的人不多,倒是來參觀的遊客很多!我們坐在戶外用餐區,遊客一批一批不間斷地進來到戶外用餐區的旁邊拍照,每一批人馬都會停駐在旁邊一邊聽導遊的介紹一邊拍照,閃光燈亮不不停,小葳還天真的說大家都在拍我們耶!

*仔細瞧瞧照片後面,是不是都有遊客!

我還蠻喜歡劍橋酒吧的風格,跟澳洲截然不同!老鷹酒吧雖然陳舊卻很有味道!屋內桌椅各具特色,沒有統一複製的呆板,隨處都留下了歷史的軌跡,也沒有像澳洲處處擺著賽馬、運動等各種電視螢幕,氣氛大不同,來酒吧的人似乎可以比較專心聊天,或許更像一般的咖啡廳或茶館。


我們那天點了傳統的英式早餐(因為未到午餐時間,只能點早餐),英式的烤吐司真的好好吃喔!服務人員也很親切,頻頻問我們有沒有需要他們的服務或者對於用餐的feedback等,而且雖然這家酒吧名氣這麼大,價格卻很親民,很值得親自拜訪一趟呦!
後來有一次傍晚經過酒吧,發現門庭若市,座無虛席,足以證明它受歡迎的程度!

2010年9月17日 星期五

小葳新的幼稚園by Coral


大家一定很想念久違的王小葳和王小弟,想必很好奇他們搬到英國劍橋後的最新動態!

我們非常幸運!此時小葳剛滿3歲,英國政府提供3~4歲幼兒1週15個鐘頭的free early education,所以我們只需要花註冊費英鎊30元,小葳就可以至當地的preschool上學!所以我們現在安排小葳現在1週5個半天上preschool,1天3個小時,preschool相當於台灣的幼稚園、澳洲的childcare centre,雖然這裡的學校不如澳洲childcare cantre環境的完善與多樣化,但老師相當親切、友善,而且是免費,實在不能再挑剔了。

在小葳正式就學前,當時還在澳洲,我們就有一直跟小葳說小葳要到英國上新的幼稚園,要跟親愛的Rhoda阿姨、Edwin等朋友說byebye,到英國後會有新老師和新朋友,剛好巧連智也有介紹「幼稚園」單元,所以拜訪新學校的第一天,小葳非常興奮,嚷著要找新老師、新朋友,也不知道她潛意識是不是緊張,出發前還一直上廁所,真的到學校後,小葳看到畫板,興奮地開始畫畫,我跟老師討論後,改變留下陪她一兩天的初衷,決定就讓小葳獨自留在學校,我跟小葳說媽咪買玩東西再來接她,她還堅強的點點頭,我心想小葳真的長大了!!可是離開一會兒,就接到老師的電話,說小葳開始哭哭啼啼的,只好回頭陪她!她在英國幼稚園的第一天就在粘著媽咪、阿嬤和弟弟的情況下結束;接下來的兩天,我和老師達到共識,只要媽咪在身邊,小葳永遠會粘著我,不如快刀斬亂麻,送她到學校後就離開,果然一開始我要離開時,小葳哭著要我別走,唉~心酸酸的,還是得走,不過,我也不用擔心,小孩的適應能力超強,等到中午接小葳放學時,她已經是笑咪咪的說喜歡上學,說小葳真開心!呵呵~接下來的一年,小葳可能因為受到英國教育的洗禮而變成嘴裡都是英國腔ㄉ小淑女呢!

2010年9月14日 星期二

啟程by Coral

從我家老大收到劍橋的offer開始,經過幾個月全家不斷反覆的討論到英國各種方案的可行性,在六月初下定決心舉家遷移到英國,短短地兩三個月的打包與結束澳洲生活,終於啟程,帶著兩個小孩到西方取經的過程,非經歷過的人難以想像!幸好一路上還算順利!首先要感謝小葳親愛的彥婷姑姑和uncle姿敏送的Dora行李箱,這一路上多虧「它」,因為礙於機場規定,單件手提登機箱不能超過七公斤,我們把隨身行李打散,將老大要帶的書分裝至各各行李箱,小葳的Dora行李箱也不例外,再加上我們人手的限制,所以小葳得自己推她的登機箱,當天還因為被機場人員攔截檢查,被耽擱了許多時間,登機時間非常倉促,,一路上小葳非常盡責,自己推著Dora的行李箱,一邊趕路,嘴裡還唸唸有詞的說「要快、要快」!我們真的是把三歲的小葳當作小學生在用,十五、六公斤的她要推著七、八公斤的行李,呵呵~小葳真的是孔武有力,小小身軀的她推著行李箱上飛機時,走道兩旁的人莫不行注目禮關注這個小小女生,她也順利地將Dora箱推到座位旁!真的是要給她拍拍手!

*搭飛機很有經驗的小葳,很享受機上的服務!
另外,還要感謝我們住在桃園過境機場飯定時特地來看我們的親友團!小葳親愛的子璇姑姑送的小雨傘非常實用,在英國馬上派上用場!還有可愛的布丁狗包包,太適合小牛牛了!當然還要感謝為了我們請假一天的大哥、大嫂,幫我們跑腿張羅伙食,不過,你們的付出是有成果ㄉ,成功的收買了小葳的心,她剛到英國時,還不時說要去找舅舅、舅媽喝珍珠!呵呵~恭喜巴結成功!

*飛到英國的航班,因為旅行社的失誤,沒有訂到baby food,嗚嗚嗚~可憐的小牛牛!粗心的旅行社還要害華航空姐寫一份為何沒有提供嬰兒食物ㄉ報告。
呼~撐過忙碌的打包、安頓的難敖時刻,我們即將在徐志摩筆下美美的劍橋展開精彩的新生活!

2010年8月30日 星期一

第一代移民父母之悲歌 by Coral

每個移民家庭都有屬於自己的故事,或許在別人欽羨的目光背後,有許多血淚史!!

因緣際會之下認識了某個台灣太太,她說約二十年前是為了小孩的教育移民到澳洲這個國家,
當初畢竟初來乍到,搬到新的國度,不太容易打入當地的職場,所以當時她和她的先生說好,
她的先生留在台灣打拼事業,每隔一段時間再來澳洲看望她和孩子,也就是所謂的空中飛人,
她則負責照顧四個孩子,跟孩子們展開適應新生活;可是夫妻分隔兩地畢竟不是長久之計,
她說當時她總是想著先生在台灣會不會外遇?會不會......?心情總是格外沈重擔憂焦慮,
她說她連回想起來感覺都不好,有點不堪回首的味道,
幸運的是他們夫妻倆共同撐過了那段歲月,現在退休後終於可以再聚首,
不過孩子的成就並未如他們預期中的好,甚至還有些叛逆,
她說為孩子犧牲這麼多,到底值不值得?
最糟的是她那天最後跟我說:她一直到今天還是不喜歡澳洲,但是來了這麼多年,
台灣,也回不去了!畢竟年紀也有了,很難從頭再起!!

無獨有偶,另一個馬來西亞媽媽,
一樣的約二十年前,一樣為了孩子的前程,一樣的選擇夫妻分離,只是結果令人扼腕,
明明說好了為了孩子假離婚,(為了拿到澳洲身份,媽媽必須與洋人假結婚),
媽媽為了照顧孩子與丈夫,分身乏術,大陸妹妹就趁虛而入,
她說她是到了去年先生和大陸妹妹結婚時,她才知道原來他們已經偷來按去一段時間了,
身邊所有的親戚朋友都知道,只有她不知道,原來只要她前腳一搭飛機去澳洲,
大陸妹妹後腳就踏進她馬來西亞的家扮女主人了,
她力挽狂瀾想挽回已經風雲變色的婚姻,只是已經變心的先生哪抗拒得了年輕妹妹的誘惑,
(大陸妹妹也才三十二歲,足足年輕了約三十歲耶!)
竟還大言不慚失心瘋的要她想辦法為自己的新婚妻辦澳洲身份,
馬來西亞媽媽這才覺悟,她頭也不回的離開了她的先生,
她說她的晚年要好好盡情地去旅行,要為自己好好ㄉ活一次!

相較之下,我們的鄰居,白人父母對孩子就完全不一樣了,
他們的18歲女兒M讀完高中後,父母就不再供給生活或教育費用,
M為了籌措自己未來大學的教育基金,這半年來一邊打工,一邊積極找全職工作,
約一個月前終於傳出好消息,得到一份銀行全職的工作,
她一找到工作,他們的父母便迫不急待的要把他們的孩子踢出去,
(用踢這個字真的不誇張!他們的父母自己說ㄉ)
他們父母的角色著實輕鬆很多耶!

不得不說亞洲人的父母會不會太悲壯了,為了孩子無止盡的犧牲,
到頭來到底是為了什麼?
另一方面,
這樣的犧牲對孩子會不會也太沈重了,
我一直在想,剛剛故事中馬來西亞媽媽的小孩對於父母離異不知做何感想?

2010年8月21日 星期六

澳洲大選

今天是我們成為澳洲公民後的第一次投票,跟台灣不一樣的是在澳洲投票是權利也是義務,如果沒有參與投票的話,是會被罰款的;也是為了讓全國民眾都可以表達自己的意願,如果你選舉日當天因故不在自己所居住的地區內,不管你身處何時何處,都有可替代的投票方式,例如:電話、預先郵寄投票等等,甚至人跑到國外,也可前往澳洲駐當地的大使館進行投票,不像台灣,政客為了自身利益,反而多次更改選罷法,在投票方式進行小手段的操弄,目的就是要使某些特定人員,例如:軍警或是選務工作人員(不在戶籍地)無法行使投票權!

*大家都在排隊等著投票
*選務人員正在查證我們的投票資格
澳洲可能不像台灣是政治狂熱的國家吧!選舉過程並沒有如此的喧囂,馬路上也沒有插滿誇張的旗幟海報等等,也不會受到宣傳車無間地獄似的噪音攻擊,如果是剛來到這渡假的遊客,沒有細心注意可能也不會察覺這裡正在進行澳洲大選吧!候選人們或者郵寄政見給民眾、或者在電視上宣傳廣告,最誇張的僅僅是總理候選人的電視辯論,過程可說是平和安靜。就連投票過程都很輕鬆自由開放,我和老大一路上從領票到圈票到投票都是一邊用推車推著小葳小牛一邊在講話,就連圈票時還可以互相討論,跟台灣投票氣氛真是相差甚遠,不過這應該也可以推論說澳洲選舉比較「乾淨」吧!沒有買票作弊的情形,以致於不會出現選務人員必須緊迫盯人的嚴肅畫面,或是說澳洲的民主素養甚高,大家都重視自己的權利,不輕易讓別人用卑鄙的手段破壞自己的未來,不容易被政客用權謀操弄吧!

*長長的一整排都是圈票所,完全開放,沒有任何遮蔽的簾子,甚至大家都在交頭接耳的討論~
*投票箱
聽說今年兩大政黨勢利旗鼓相當,不管如何都希望澳洲的未來愈來愈好!

2010年7月1日 星期四

小葳的經典語錄part 2 by Coral

(補po一個月前的文章)

「小葳經典語錄」文章一po完,昨天幫小葳洗頭髮時,她馬上很緊張的說:「我多我多~」我才想到,對吼,忘了將小葳經典的發音也寫下來,哈哈~大家應該猜得出來吧!她的「我多我多」指的就是她的「耳朵」!

今天我婆婆看完小葳的經典語錄這篇文章後,也提醒我說還有很多小葳有趣的對話還沒有寫下來!

所以決定趁記憶猶新再補充一些!

有一天,我和小葳在房間裡坐著看窗外,小葳開心的轉頭跟我說:「媽咪,小牛!」我說弟弟在客廳,可是小葳又指著窗外說:「媽咪,小妞!」我納悶的心裡想:(小妞?不是我大哥大嫂養的貓咪嗎?難道小葳指的是貓咪嗎?)可是往窗外一看,半隻貓影都沒有,小葳又重複一次:「小妞!」,我想小葳一定是在窗外看到什麼才說,所以我這次仔仔細細地再看看街上有什麼,只看見幾隻小鳥悠閒地在前面的草坪,喔喔喔~原來小葳指的是「小鳥!」請大家自行發揮想像力,想像小葳說「小鳥」的語氣!

我還記得小葳以前中文還不流利的時候,我們一起看DORA的圖卡時,她冒出一句「Dora去憂擁~」當時有聽沒有懂,旁敲側擊之後才知道原來是「Dora去游泳」,當時我們就認為說可能因為她在洋人的語言環境中長大,所以說話就變得向洋人說中文洋腔洋調的,(或者是洋人來投胎的)幸好,去年回去台灣三個月,整個中文大躍進~

還有有一次小葳偷偷學大人說:「賣假」(台語:別假了,少來了的意思),因為我們一聽到她說「賣假」就會一直笑,她就覺得很有趣,那天就一直說一直說,就寢前,我一如往常為她讀「白雪公主」的故事,
媽媽:「…因為公主的皮膚很漂亮,所以大家都叫她白雪公主」,
小葳:「賣假!」
媽媽:「…魔鏡就說白雪公主是全世界最漂亮的女生…」
小葳:「賣假!」
媽媽:「…獵人覺得白雪公主很無辜,就偷偷把她放走了…」
小葳:「賣假!」
媽媽:「好心的七個小矮人就收留了白雪公主…」
小葳:「賣假!」
媽媽:「…白雪公主吃下了毒蘋果結果就死掉了…」
小葳:「賣假!」
媽媽:「王子忍不住親了白雪公主一下…」
小葳:「賣假!」
媽媽:「…從此他們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
小葳:「賣假!」
呵呵~小葳將故事中的人物還有人生全都看穿了!

小葳的經典發音還有「既己」(自己):小葳「既己」穿衣服,小葳「既己」拿,再加上亂套的「塑膠」「water」(其實指的都是膠水,反正有個「膠」或有個「水」就代表一樣);

晚餐時,小葳說:「小葳喜歡要鴨子」那天明明就沒有這道菜,原來她是要吃蝦子;

所以天下的媽媽其實應該都具備了一種特殊跟baby幼兒溝通的能力,之前聽過一個例子,baby只是說:「嗯嗯」,媽媽就知道是要穿鞋,baby再「嗯嗯」兩聲,媽媽就瞭解她是要去散步,爸爸就覺得很奇怪,兩次不都是說「嗯嗯」嗎?可是媽媽就是知道baby要的是什麼,這就跟聽懂baby的哭聲是一樣的道理,不是每次哭都是要喝奶,所以當小葳說「媽咪幫我抱」我馬上就知道,小葳其實是說:「媽咪抱我」;

小孩就是一直不斷地從已學到的語庫中調適,學習到語言的規則進而和大人溝通,就這樣一點一滴的進步,所以,親愛的小葳小牛,請繼續加油吧!

總而言之,生活中小葳的爆笑語錄真是太太太可愛了!可能還可以再出續集呢!

2010年6月24日 星期四

小葳的經典語錄


呵呵~時間過得真快,部落格都荒廢兩個月了!
還是得認真找時間留下小葳小牛的紀錄!

小葳自從去年底回台灣待三個月後,
中文的語言發展真是突飛猛進,
語彙快速增加,複雜句型都難不倒她,
常常語出驚人,心裡不禁暗暗高興她似乎超前的語言發展,
跟一歲多的小葳比較真是天壤之別,
(當時一歲多的小葳自己還發明了一個單字:「tootur」
要喝水時總是說tooter,不管大家一直糾正她,
她還是堅持water是錯的,)
現在她說話真的進步很多。

不過,未滿三歲的她畢竟不夠成熟,
但偶爾還是會出現令人感到疑惑的話!

例如:某個慵懶週末的早上,
我們一如往常在客廳遊戲時,她一直跟我說:「蜜蜂掉下來了。」
我疑惑不已,什麼蜜蜂,是在窗外嗎?
仔細研究週邊的玩具家具,真是丈二金剛摸不著頭緒,
聽了幾次後,終於觀察到她口中所謂的「蜜蜂」就是小鋼琴的「麥克風」,
搞懂之後真是令人哈哈大笑!

還有一次我和小葳在玩黏土,
向來沒有藝術細胞的媽媽,
只會捏簡單不複雜的物品,就是蛋糕,
因為小葳有很豐富的party經驗,
對於慶生蛋糕毫不陌生,
於是很高興地要我捏出大大小小的蛋糕,
然後還要我捏「辣椒」,我想蛋糕和辣椒有什麼關係?
難不成小葳要新創辣椒口味蛋糕,
可是因為我有「蜜蜂」的經驗,我馬上聯想到小葳指的應該是「蠟燭」吧!

我才發現小葳有將尾音相同的語詞替代的習慣;

最好笑是有天小葳在家裡的後院遊戲,
居然要我幫忙撿「骨頭」,
原來小葳是要我幫忙收集地上的「石頭」,
幸好不是發現莫名的「骨頭」!
嚇死我了,我家後院草坪如果有骨頭,
我就要去收驚啦!

跟小葳有趣的對話還不止這些例子:
有一次小葳準備出門要到隔壁保母家,
在家門口跟大家揮手道別,
小葳那天不知道吃了爸爸的糖果還是怎樣,
和爸爸黏TT,
離開前,雙手擁抱爸爸,
在家門口上演父女情深的畫面,
這時小葳阿嬤在一旁開玩笑地說:
「那阿嬤也要!」(正確的句子我記不清了)
小葳居然說No而且轉頭踏出家門,
阿嬤假裝難過得說:「這樣阿嬤會受傷唷!」
我一邊追上小葳一邊對小葳說:
「你這樣阿嬤會受傷喔!」
小葳竟然對我說:「受傷了要去醫院!」
天真的小葳當然不知道阿嬤說的是傷心啊!
她只記得媽媽之前肚子痛(生baby)去醫院,
所以只要受傷了當然就是去醫院!

另外,可能小葳還沒發展熟練的短期記憶,
所以她的語詞中常會省略某些字,
例如:「白公主」指的是「白雪公主」
「Happy to u」=「Happy birthday to you」
最好笑得是她把「面速力達母」說是「達母」,
常常說我要擦「達母」。
孩子的童音真的是很可愛!

另外常見的句型是她的主詞受詞會搞混:
她會說:「小葳背阿嬤」,小葳當然背不動阿嬤,
真正的意思當然是「阿嬤背小葳」,
同理可證:小葳抱媽咪=「媽咪抱小葳」
爸爸打小葳=「小葳打爸爸」

她還有一些獨一無二的句型和詞彙:
例如:當她拒絕時,說的就是「小葳喜歡不要」,
或是「小葳喜歡要耶」代表她想要某個東西,
所以她利用「喜歡」代替了「想要」,
還有她常說:「小葳喜歡穿長的(或大)裙子」,
長裙子指的是連身的洋裝,
小裙子當然就是短裙囉!

最近也開始出現英文句子:
「dress up」「what are u doing」「put me down」
「Where are you」等等,
如果誇獎她會講英文,她會開心的不得了!

她和保母之間還有默契的喊話:
當小葳要上廁所時,保母會說「quick,quick,quick」
小葳就會回應說:「run,run,run」;

我和小葳則有不同的默契:
當我們要洗澡時,
我會跟小葳說:「go,小葳go」,
小葳會接著說:「go,媽咪go」,
如果她心情好我們會把全家甚至台灣的親戚稱謂都喊一遍:
「go,爸爸go,go阿嬤go,go弟弟go,go,uncle go, go姑姑go」,

小葳的童言童語真是說也說不完!
每次心頭憶起這些對話,浮現出妳說話的模樣,
就覺得好幸福!

小葳,我真是太喜歡妳了,
妳真是我心中永遠的小公主,
想寫下這些,
是希望等你長大後,
可以留給你媽媽記憶中的小葳!

2010年4月25日 星期日

小葳,SORRY!

Dear小葳,

妳有多聰明懂事呢?媽咪想紀錄下來給長大的妳看:

兩歲多的妳會勸架了:
記得前幾天爸爸和媽咪有一次討論事情,因為觀點不同,說話分貝不知不覺飆高的時候,妳會轉頭對爸爸說:「爸爸,NO講媽咪。」然後轉頭對我說:「媽咪,NO講爸爸。」又有一次爸比和媽咪在房間吵架,妳會說:「爸比先出去!」或對我們比出「噓」的動作,要我們別再說了!雖然好像結果不佳,不懂事的大人硬要賭氣,可是妳真是最可愛的和事佬!呵呵~~

兩歲多的妳會幫忙記購物清單:
每次週末爸爸忙碌的時候,就是我們母女子三人的購物時間,記憶力好的妳會幫忙提醒要購買的東西,已經是媽咪最得力的小幫手。但是,除此之外,妳還會自作主張加上自己想要買的東西,例如:養樂多之類的。

兩歲多的妳很獨立了:
其實在妳兩歲前妳就很獨立了,印象中的妳,從可以吃固體食物開始,妳就學著自己餵自己,媽咪幾乎不曾追著妳餵妳吃東西;穿鞋子、襪子也是自動自發,甚至一歲多的妳就誇張地嘗試要自己包尿布;最近的妳已經開始自己洗頭髮洗澡了,跟別人說,我想很少人會相信吧!媽咪還特地偷拍一張妳洗頭髮的照片為證!
兩歲多的妳已經有自己的審美觀了:
每天洗完澡後,妳已經會自己挑衣服,搭配衣服了!很有自己的主見呢!


貼心可愛的小葳會的事情當然還不止這些!

可是,小葳,當妳表現出兩歲多孩子正常都有的哭鬧行為時,我們當妳是大孩子,常常過度的苛責妳!Sorry!因為妳的聰明伶俐,超齡的行為表現真的讓我們常常忘記妳只有兩歲多,所以每次事過境遷,情緒冷靜下來後就覺得對妳很愧疚!我和爸爸只能不斷提醒對方, 要記得其實妳還很小!!不過話雖如此,當妳變成小惡魔發脾氣追著我打時,媽咪可能還是會抓狂..........Anyway,寶貝,我們都是愛妳ㄉ!


小葳的baby地位比弟弟Gerald還重要!小葳還會為baby添購 衣服、奶嘴等,並且偶爾記得要餵奶,很盡責的小媽媽!

小葳現在不僅能完成35片的2D平面拼圖,還可以完成照片中立體的拼圖呢!



小葳唱歌+動作表演

2010年4月7日 星期三

邁向世界公民的一大步 by 彥文/Will



2010328International Neighbourhood Day (國際鄰里守望相助日),我跟佩珊在經過2326 1850天的等待後,在新公民們的宣誓聲中,我們不只獲得了澳洲公民身份,更向世界公民的目標邁進一大步。

典禮的場地是在一個叫Lakewood Estate的戶外草地,早在儀式開始之前便有許多當地的Club已設好攤位等著歡迎我們,像是草地保齡球、英式橄欖球、獅子會、守望相助義工隊、當地教會、甚至朱宗慶打擊樂團……等等,整個場地簡單而溫馨,典禮過程輕鬆又隆重,沒有做作與矯情,整個感覺起來不像儀式性場合,比較像是一個大家庭式的歡迎會。

典禮一開始,一位演講者Angela描述了她的家庭在1974年從英格蘭移民至澳洲的心情。她提到當時在沒有熟悉親友的陪伴下,要離開熟悉的一切,包括熟悉的親人、朋友、鄰居、故鄉的一草一木而飄洋過海,下這種割捨一切的決心真的不容易,更何況還要面對未知的恐懼,最後支撐整個家庭走下去的是堅強的心與開拓新天地的夢想與勇氣。

其他在場的一些當地名人(一些作家、軍事將領、體育與奧運金牌得主……等等)簡單做過演講與祝賀後,證書頒發的儀式也饒富意義。每一個澳洲的新公民在領到自己的公民證時,會同時從當地的小學生手裡拿到一株樹苗,寓意很深,或許是要提醒我們這些新移民在享受前人的成果時,也不要忘了種下新的樹苗、用心培育下一代,並與未來這片土地的公民們一同分享這分愉悅。

<移民局遲遲沒有寄來頒發證書時的合照,但我們之後會更新>

這讓我更進一步深刻感受到,每個國家與團體的組成方式真的不同,由於華人的文化背景與思考教導我們血緣與家庭才是社會最重要的組成,所以總覺得這種單靠相同意識與伙伴情誼(Mateship & Brotherhood)的社會不可能存在。但居住在這裡六年多的經驗,真的讓我看到人類的團體與社會也可以靠另一種力量來維繫。(我還記得大約一年多前,自己也曾多管閒事地教導青少年別亂丟垃圾,變得一點都不像過去在台灣時總是怕招惹麻煩而噤聲的自己。)

<小葳與小牛是無憂無慮的澳洲人代表 >

<小葳率先示範什麼是澳洲的伙伴精神>

儀式接近尾聲時,布里斯本市長帶領著我們七十位新移民齊聲唱澳洲國歌,在Advance Australia Fair 的旋律中,不少人的眼眶都有眼淚在打轉著,或許每滴眼淚的後面都有一些不為人知的辛酸吧!其實我也一直試圖著把眼淚像吸鼻涕一樣往回吸,但眼淚總會在眼眶邊達到了最大表面張力而流了下來。太多人只看到我們享受到的福利,卻忽視了我們背後在新環境中磕磕碰碰的境遇,或許這就是尋找心中的新大陸、蛻變為世界公民的必經之路吧!

多次往返於澳洲與台灣這兩個風土人情相異甚大的地方,我們不斷提醒自己保持開放的心並學習同理其他文化,在過程中學會如何從其他角度欣賞自己的故鄉,心反而比以前離台灣更近了。逐漸地,佩珊跟我也終於開始看清楚自己的文化背景,看清楚自己從何而來,摸索著自己在這個世界上的定位,思考著未來該往哪兒去。而我們是否能繼續摸清前進的路?是否能邁向成功?這種充滿不確定感的自我對話像是在汪洋中尋找新大陸,只能拼了命去相信新大陸的存在。但在這漫漫旅途中偶爾環顧四周,覺得心裡能懷抱著一個理想、能保有熱情繼續航行就很好了,滿是財寶的新大陸是否存在?何有於我哉?

<小葳跟小牛拍照很不專心,一個東張一個西望 >

由於個性的緣故吧,藉由在地理上遠離了台灣,暫時離開了處處樹立著偶像與模範、處處要人追求絕對成就的環境,也遠離了那個試圖將每個人都形塑得「一樣傑出」的除草機式的教育,在暫時的空間與喘息中,我終於有機會問了自己不下千次「你到底是誰?到底這輩子要做些什麼?」。在不斷的修正中,雖然還不十分確定是否已經找到那個最明確的答案,但唯一能肯定的是,自己已經開始走上屬於自己的軌道。

說到這,我想到投資大師Jim Rogers在他的書《A Gift to My Children – A Father’s Lessons for Life and Investing》(投資大師羅傑斯給寶貝女兒的十二封信)中說到:「……與眾人反向而行需要勇氣。 事實是,這世界上從不曾有哪個人是只靠「從眾」(follow the crowd)而成功的。」他給他的女兒的第一課就是:「我希望你做到的,就是做你自己,一個忠於自我、獨一無二的自己」。他也在書中提到一個游泳選手如何從優秀到卓越,甚至到後來奪得兩面奧運金牌。這位游泳選手曾回答記者:「以前我老是在注意別的游泳選手,但是之後我就學會無視於他們,遊我自己的泳。」

而澳洲的環境就是給了我這樣的人一個「可以游自己的泳、可以只跟自己競賽」的平靜環境。這裡的人普遍似乎不只追求單一的成功,因為事業、財富、學業、日常生活、旅遊與見聞、宗教信仰或心靈成長、親子關係與孩子的教育……等等必須同時兼顧才能達到一種平衡的身心靈富足,就像一個健全的生態圈或森林需要各種多樣的生物才能平衡而完整。

今天這重身份的取得,不只代表我們的身體在移動與選擇上取得更大的自由,更是讓心理藉機擺脫了長久以來要求自己成為模範生並活在他人期望下的那種桎梏。我們感激台灣給了我們思想與文化的磐石與沃土,但也感激澳洲這塊無為而治的土地,以及住在上面追求全面幸福的人民,這樣的價值觀,讓我們從建立框架到破除框架,獲得了自由而獨立的思考,也逐漸懂得了Just be yourself! Just be your personal best! (做真正的自己!做最好的自己!)

最後將此篇文章獻給在澳洲留學移民之路上,對我們這一家一直苦口婆心、耳提面命將近六年之久的許伯伯世杰與許媽媽佩玲。回想這一路上,掌聲多半來自於自己與至親,周遭的親友與師長若沒有反對,也大多是抱持著懷疑與觀望的態度。過程中由於您們精神上的陪伴與幾個關鍵點的提醒,讓我們一直堅持到獲得澳洲公民的身份,這必定會為我們一家人帶來更多的人生選項與機會。當選擇在手時,不管有沒有用上,都會讓人感覺命運的選擇權更掌握在自己手裡,在人生起伏中我們會因而更感到安定而泰然。許伯伯與許媽媽,對此我們再次感激。

<我與佩珊的公民證書>




P.S. 最後附上澳洲的國歌歌詞給沒看過的親友們,其中讓我有感覺的是粗體字的那段。

Australians all let us rejoice,

For we are young and free;

We've golden soil and wealth for toil,

Our home is girt by sea;

Our land abounds in nature's gifts

Of beauty rich and rare;

In history's page, let every stage

Advance Australia Fair.

In joyful strains then let us sing,

Advance Australia Fair.


Beneath our radiant Southern Cross,

We'll toil with hearts and hands;

To make this Commonwealth of ours

Renowned of all the lands;

For those who've come across the seas

We've boundless plains to share;

With courage let us all combine

To Advance Australia Fair.

In joyful strains then let us sing,

Advance Australia Fair.

2010年4月6日 星期二

甜蜜的睡前時光 by Coral


今天看到小葳在我一邊說故事的同時沉沉的睡去,真的感覺自己很幸福!
可以與小葳小牛每天共享一段甜蜜的睡前時光;
忘了是什麼時候開始的習慣,小葳睡前總喜歡看看書,
從以前還不會說話,她就喜歡翻翻書,「咿咿呀呀」的指著圖片要我讀出物品的名稱,
後來老大買了兩套故事叢書,她尤其喜歡公主系列,
有「灰姑娘」、「白雪公主」、「小美人魚」、「美女與野獸」和「阿拉丁」,
每天不厭其煩的聽著我重複說的故事,
一定要聽完這五篇故事才肯甘願的關掉電燈,
今天的她可能是太累了,在我快要說完故事時,
她的眼皮已經不爭氣的閉上了,緩緩的進入她甜美的夢鄉,
希望她的夢裡或者未來的人生都像這些故事一樣有個「幸福快樂」的結局!

p.s.現在有了小牛後,小牛也學著習慣睡覺前要看著姊姊看故事書,
他在旁邊自己玩得很開心,或許小牛也有聽進這些故事呢!!

2010年3月25日 星期四

犧牲小我方能成就大我? 之二 by 彥文/Will

(此篇同時回應俊慶二哥在前一篇的留言)

哈哈……

謝謝二哥關心,不過你想太多囉!

其實我們最近沒什麼摩擦啊????呵呵!

我其實在思考的是永續建築的方面,

只是發現有一些道理似乎是共通的,

所以藉機影射到其他其他事情上,

像是父母與子女的共處,

或是進一步類推到政府與百姓的關係。

另外,如果在blog上講太多自己專業上的東西,

要嘛氣氛不對,要嘛大家看不明白,

所以就用大家身邊比較常發生的事情舉例囉,

至於大家要如何理解,

端看如何以各自的人生經歷與生活近況去詮釋了。


最近由於研究的關係,

所以一直很好奇:

為什麼過去的風土(傳統)建築並沒有現在的技術、專家或綠建築評估系統,

大家卻可以在各自顧好小我(例:家庭、鄰里、宗族等)情況下

使整個建築聚落以非常經濟與豐富多變的建造方式

同時回應當地的氣候、地理、建築材料、社會組織與制度......等等?

而且似乎在不刻意的情況下就能達到現代定義的「綠建築」?

這種表現與行為看起來有一點像生物學中的「群集智慧Swarm Intelligence」,

例如:螞蟻、蜜蜂等社會性昆蟲,

雖然個體的智能不高,

但在集結之後卻能造出高度複雜而又功能效率極高的巢穴。


反觀現在許多大家引以為模範的綠建築,

由於過多綠建築學者、建築師等專家的大肆宣導,

使得由上而下的主導力量過強、動作過大、決策與方法太過單一,

反而在短時間內對環境造成嚴重衝擊與失衡。

其他類似的具體例子還有像是台灣目前單一樹種的獎勵植林政策,

驅使許多林地所有人開始以大幅度人為介入的方式

去砍掉所謂「壞」的樹木,然後去種某種「好」的樹木,

但有哪一片森林的自然生態只長所謂「好」的樹木?


發現問題當然要治,

但越是病入膏肓的問題越要小心緩治,

否則過於單一視角的思考方式與強力介入的糾正方式,

就像一堆外科醫生同時向一個重病患者的身上多處動刀一樣,

縱使所有的器官在最後都就定位了,

患者卻有可能在手術過程中因元氣大傷而宣告不治,

那「治」的意義又何在?


歷史上對文化、對環境造成關鍵性破壞的

往往不是小人而是「君子」。

小人造成的破壞威力雖然不小,但總歸來說是局部性的,

常會其思想缺乏公義與號召力而難以散播與傳遞。

而君子因為名正言順、理直氣壯,

加上打著正義之師的名號,

一旦揭竿而起便能得到千萬人的響應,

可是一旦這個箭頭走偏了,

後果便不堪設想。


而這些所謂的「君子」,

其實不單指歷史上那些帶著群眾走向瘋狂的政治領袖,

可以是我們最親近的父母、師長或同儕與朋友,

更可以是我們自己,

只要當我們試圖要以正義、好意的名號對他人進行「由上而下」的控制時,

便很容易成為無意間傷害他人的君子,

最後自己也容易搞得遍體鱗傷、難以全身而退。


那到底要「由上而下」由專家、菁英、君子等等以限制小我的方式成全大我然後顧全小我?

還是要「由下而上」讓那隻「看不見的手」從追求小我的利益出發然後自然成就大我?

從歷史上經濟學家的討論與近代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獲獎理論

便可看出人心將在這兩種方法上繼續擺動,

或許最均衡完美的狀態只能逼近而不能達到。


現在台灣社會的氛圍似乎已對「由下而上」的小我信心盡失,

而全力信賴擁抱「由上而下」的專家評估與法律管制,

可是,那當「由上而下」的管理根本無法顧及小我的基本利益時又該如何?


這次回台灣三個月,

親眼見到歷史街區的沒落或變質、原住民聚落的衰敗凋零

也見到百姓們遭各式名目卸去其自治自主的能力後

已變得動退維谷、處處制肘,

而在面對貧窮、驥求基本生存時,

他們中的部分便開始破壞自然與歷史建築環境、搭建違章建築等,

這一切讓我對「貧窮是罪惡的根源」的說法再次駐足沈思……

當一般小老百姓失去了基本生存的能力、連明天都溫飽都看不到時,

我們又怎麼能奢望跟他們談美感、談環保與永續呢?


同時讓我衝擊甚深的是,

永續建築在台灣除了成為時髦的玩意兒與市場行銷策略外,

更成為有錢人與有錢企業的某種精神贖罪券。

原來,「永續」住宅是個只有少數有錢人才負擔得起的標籤?

但矛盾而弔詭的是,

當「大我」裡有太多「不永續的小我」時便不可能永續,

而此時「有錢的小我們」的永續小把戲又有何意義?


「由上而下」的控制幫我們修改了處處是缺陷的身體,

但換來的這副美麗的軀體是具沒有靈魂的木乃伊時,

那我們是否還願意?


那到底要怎樣才能觸到許多小我與大我多贏的平衡點?

歷史上許多著名的經濟學家都曾對此類型的問題深入探討,

也因而有不少人受到啟發而進一步將它們的理論用於核武協定、國家談判等等方面。

那我是否也能從經濟學中幫永續建築找一些靈感與解答?

目前我不知道。


我只知目前這是條人煙罕至的路,

我沒有太陽能板、風力發電、低碳建材等等的各式亮片為我的研究妝點,

所以難免動作不夠大、表演不夠酷,

也沒有脫褲子放屁那般地引人注目的動作。

那在永續建築的領域裡,

是否還有人欣賞 Less is More?

是否還有人知道醫生應該多花心思治未病而非治未病的道理?

我也不知道。


回到「小我與大我本一不二」的理念,

我目前只能顧好自己專心向前游,

時時問自己的內心是否仍繼續享受這探索的旅程?

能遊多遠算多遠,

或許就像Philip Glass享受創作的心情一樣,

至於是否能對大環境有所貢獻,

就別抱太多的得失了。


而未來的某一天我會不會像《阿甘正傳》裡突然不想跑步的阿甘一樣?

我也不知道。